2022-9-6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中庸 · 第七章》
今天又把这段引用了一次,时刻警醒自己。学习了解的东西越多,有时候可能反而会陷入的陷阱就越多,所以如果对一个知识如果学的不透彻,或者是无法理解其深刻的含义,而用在实践中,则可能带来灾难,其后果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来的好。例如大家熟知的LTCM公司,由极度聪明的一伙人利用数理模型,试图去认识和预测市场,却没有认识模型的局限性,最终得到灾难性的结果。就不如还不知道这些似是而非的模型。
当然,那些只是一个极端的特例。类似的例子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也常常出现,比如之前就常遇到关于银行各种借款利率是不是实际利率的问题。有些朋友可能是在一些地方了解过相应的知识,大概率是那种消费分期的手续费率,折算成资金成本的实际利率大概是手续费的2倍。而很多人就想当然认为银行给的消费贷之类的利率肯定是忽悠人的,其故意隐藏实际利率更高的事实。这就是由完全无知的极端转换到了受害妄想症的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然后总结昨天关于条件概率问题的讨论。粗略分类,误区大概有两种类别,一种大概是认为一个试验会发生多少种情况,概率就是几分之一,这是忽略了每种情况是否等概率的问题。而另一种情况就和上面利率的例子情况有些类似。相信我们学概率的时候,对于一个说法印象最深,就是掷硬币,或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由于每一次都是独立的,所以前面出现的结果并不会影响后面的概率。也就是每次抛硬币或是生男孩的概率都是1/2,而上一次是正面,或是生了女孩,下一次是反面或是生男孩的概率仍然是1/2。这种说法自然是没问题,但是如果忘了前提是每一次都是独立的,而光记住了后面那句话的结论而乱用这个结论,就会出大问题。
所以,事件的独立性很重要,可能也是概率论中相当重要的核心概念吧。表面上独立性的解释似乎很简单,靠常识就可以,但数学定义又不像互斥的加法原理那么直观。理解起来和怎么描述清楚对于我目前是有一点难度的。这个大概也牵涉到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差别,一不小心也容易掉入陷阱当中。
所以,有时想想,无知在有些情况下也是一种挺好的状态!
2022-09-06 15:53修改 来自北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