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9
这周末看版上有讨论了教育的问题的。恰好上周末去参加研究生实验室的年度聚会,席间和我的硕士导师恰好聊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导师当年指导我的时候,比我现在还小几岁,现在也五十出头了。我就反映了一个现象,我感觉进大学这个时间点对于我是个分水岭,大学前的知识感觉学的滚瓜烂熟。融会贯通,而且可能我短期记忆力比较弱,但长期记忆力还不错,现在过了这么多年,对高中以前的知识还是挺清晰的。然而上了大学后,感觉知识学的都是一知半解,虽然考试基本都通过了,基本也都有90分左右,但对于学的东西是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基本是不知道的,以至于考试后很快也就忘记了。基本就跟没学过一样。
然后导师的回答也让我吃了一惊。他说大学里的老师或教授,也就对自己上的课以及研究的很窄的方向比较了解,其他的也大多是学过很快也忘记了。他跟我举了个例子,比如硕士生面试的时候,一共大概5,6个老师,虽说是一个专业,但也仅仅是对自己研究的方向提出的问题能够清楚的指导答案,而对旁边其他的老师问题也并不是那么明白,而硕士生却一般需要回答几个老师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点我也挺惊讶的,他说刚开始教授一门课的时,第一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并非完全明白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上的,而教第二遍才能说是完全懂了。
正好,最近也读了《中庸》,里面提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对于一个知识,要经过这几个步骤,才能算能完全掌握,并在实际中去使用吧。高中前的知识,是极少的,却花了12年的时间去学习,大概学的好的都是主动或被动经历了这些过程,而到了大学,知识量成井喷式的增长,要在短时间做到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做到博学和审问基本就能得个高分了,但对于知识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刚开始投资时,往往一开始会去读很多书籍,但往往没有实践经验,大多数是停留在学的阶段,对于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是极少的,但在投资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就可能会去问高人,然后自己思考,同时在论坛上与人讨论,最终指导实践。这个时候,再去看几年前读过的书,可能就会有不同层次的领悟,然后继续循环这个过程,直到获取多种理论精华的部分,形成自己的体系。我想这个世界上,真正在某个方面懂得一些东西的人都是要经历这个过程的吧!
2022-08-29 17:05 来自北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