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有很多工作都属于体力活的范畴,我想绝大多数朋友如果不是迫于生计,有选择的情况下,可能不少都倾向于不会选择体力活的工作。而广大高薪的白领们,宁可花着钱请着私教去做力量训练,或是坐着自动扶梯去健身房练爬楼机,估计也不会选择去工地搬砖或是跑步送个闪送啥的(为了体验生活或是拍视频上传抖音的人除外)。
当然,体力活一般也不光指依靠劳力的工作,一些公司职员的基础性工作,只要属于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都可以归入体力活的范畴,一般都是给职场新人准备的,说明大家都不太爱干。而大部分时间,做投资肯定不算是体力活,需要研究公司或是研发策略。但回想这十多年的投资经历,让我感到十分开心的时刻,大概是分级基金末期,很多基金被限额申购时,那种稳定赚钱的快乐。
那时候,不少基金都长期维持在可观的溢价率,虽然每笔只有1000元,赚1%~5%也就几十块,但架不住1个id可以拖6户,一家人少说也能开30个户,再叠加同时可供套利的基金可能有数只之多(我当时应该就套了4个)。也就是以1000元为单位,每天套利的本金额就有120000左右,赚2个点大概有2000多的利润。而工作量就是每1000元的申购,需要完成卖出A、卖出B、拆分、申购4笔操作。每两天来一次循环,但可以用两份资金全部滚动起来,由于溢价率通常大于指数的波动,所以长期看几乎可以忽略指数波动带来的影响。所以,每天打开电脑,要完成这4*120=480笔操作,大概熟手也要花1个多小时,全部是枯燥的重复劳动。虽然赚钱的绝对数量也不算多,但却成了我最快乐的投资记忆。分析下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
- 对于很多以体力活为主的工作来说,往往报酬与工作量成正比,一般是越勤劳报酬越高。这一点在投资领域大多数时候是不成立的,然而好不容易在投资领域找到了这么个通过体力活稳定赚钱的机会,自然感到格外新鲜。
- 体力活的快乐程度和赚的钱数关系密切。由于在我们国家仍然有人口红利,导致体力活的时薪仍不太高,大家付出辛劳却换回有限的报酬自然是不情愿的。但如果把报酬提高到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相信体力劳动者的幸福感会指数上升。所以可能因为是2000的时薪,对于我来说仍是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的,但如果干那么多工作,最后就赚50块,我肯定也懒得干了。像发达国家的蓝领和白领的工资可能并无那么大的差距,而白领需要更高的学历,工作环境相对好些,但蓝领虽然辛苦但是可以更早通过工作赚钱,如果两者薪资上也差别不大的话,我想不同的人就会做不同的取舍,而不是都在一条路上卷到底。相信我国未来也会走上这条道路,而人力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之前说投资的目的是维持购买力水平,由于工业品往往随着效率的提高反而越来越便宜,那购买力水平可能主要是由稀缺资源和服务所决定的,而其中服务就和人力成本息息相关。最近由于退休延迟,关于社保是否要交的讨论不少,也有不少人认为交社保纯属在做贡献。我想社保大概就是对于自己年轻时劳动力的储蓄,把当前劳动报酬的一小部分存下,去交换未来自己丧失劳动力后仍能维持最低的生活保障的费用。而如果仅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衡量得失,大概就失去了社保的意义。
今天又全仓暴跌1个点,之前的好日子好的不太正常,感觉现在才是正常的节奏。估计也要调整一阵儿了吧~
2023-02-17 19:35 来自北京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