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30

现在主流的观点基本都认为温和的通胀是最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确实,通胀可能就跟地心引力一样正常,是这个经济游戏可以持续运行的长久动力。试想一下,我们玩绝地求生,如果没有毒圈甚至范围不断扩大、又或者是德州扑克锦标赛和单桌一样,盲注一直不涨甚至还下降,这些游戏还能继续玩下去吗?显然,一个健康的机制需要一个系统具备自身向前发展的动力。

我曾经在2013年接触到过一个通缩的市场。那里货币是不断升值的,那里所有的资产几乎都是越晚买越划算,所有资产的价值都会不断向0靠拢。唯有持有这里的货币是最优策略。这造成的结果是,傻子才去投资,把钱攥在手里就好。而一旦有了通胀,持有货币的人就会坐立不安,生怕自己的购买力下降,于是无论如何也要把钱投资出去给到需要的人,从而获得高于通胀的回报。而获得钱的人整体上肯定比储蓄的人让这部分资源的价值扩大化了,从而经济朝着良性的地方发展。

所以,作为投资者,抗通胀是其投资行为的一个重要目的,藉此来维持自己的购买力或是财富等级。所以,你持有资产的数字并不重要,占整个群体的百分比才是,就像你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数量没有意义,股权比例才是根本。我们投资要做的是让这个百分比至少保持不变,甚至有所提升。所以你的收益率就需要高于这个社会整体的资产收益率,才能维持不变。而这个整体的资产收益率还包含了通胀,高于通胀的部分才是资本创造的价值。而持有现金的人,不光要会被通胀稀释,同时会被创造价值的群体稀释。所以持有现金是永恒的最高风险。

就像《聪明的投资者》第二章中提到的,很多人听说股票能抗通胀,就全仓买入股票,最后发现股票并不一定能抗通胀。相信很多A股的投资者都有同感,现在的指数点位还和十多年前差不多,而房价都涨了10倍了。但是,股票长期肯定是能远远跑赢通胀的,只是这个长期可能太长了,甚至跨越了一个人生命的周期,而我们对于抗通胀的需求可能仅仅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能够比较稳定的跑赢通胀。那么股票可能确实很难完成这个任务。别说十几年了,美国的标准普尔指数的前身(Cowles-Standard 500 Composite),1871年时最低只有4.64点,大萧条前最高涨到了31.92点,可1932年又跌倒了最低4.4点,可以说61年回到原点,人生又有几个61年呢?但1931年-1972年,他就涨到了100点,到了去年甚至涨到了4800点,那可是妥妥的远跑赢了通胀啊。

所以股票虽能跑赢通胀,甚至是大大跑赢通胀,但可能正好我们的人生赶上指数时运不济的时候,所以全买股票的风险还是太大了。这时候,债券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温和通胀时,债券的利息大于通胀率还有盈余,能够抵御全仓股票不涨带来的风险。那如果我们全仓债券呢?很遗憾,那只能抵御温和通胀,而剧烈的通胀会使得固收类资产大大缩水,这时就是股票的表演时刻。简单的说,温和通胀靠债券保底,剧烈通胀靠股票跑赢。

所有股债平衡是一个简单又很强大的策略。这其实有点像可转债,下跌的时候靠债底和下修期权保底,上涨的时候靠上涨期权大赚。甚至定期的轮动就是个股债平衡的过程,涨上去了卖掉些买入价格相对低的,相当于减股性加债性。下跌的时候,无论盈亏轮到双低值更低的品种上,相当于加股性减债性。

所以,股债平衡就是保持中庸之道,千万不要走极端。我见过有的投资者先是满仓股票,亏多了受不了又全仓割肉买入银行T+0理财吃固定“亏损”,这样真的不太好!

市场现在越来越不活跃了,垃圾债几乎没啥成交了,可转债的交易量也日渐萎缩。越来越闲了~

2022-05-30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