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投资时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面对市场走势与自己预期不一致时的账面损失问题。采用不同策略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对待方式,比如趋势投资者会在下降趋势信号出现时止损;有不少基金则会采取一定的止损线去保护投资者;价值投资者会在公司的基本面恶化或是不再符合买入逻辑时不计成本的卖出;一些开放式基金甚至会在迫于流动性的压力或是风控不计成本的卖出形成永久性损失;而赌徒则会在输掉赌局时直接损失掉全部下注金额。

在我的字典里,是没有“止损”这个词的,所以在面对损失时,我会采取更接近于赌徒的心态,即被动的因为赌局失利而损失掉所有下注的本金。因为对于一个相对无知的投资者来说,这种方式反而是生命力最强的。其原因就是这种方式的变量是最少的,只需要在买入时进行一次判断。而反观其他的,比如趋势投资者需要在买入后判断趋势的反转,价值投资者需要持续跟踪投资标的基本面的反转,而投资代理人被动的止损除了让客户的心情更好一些,对于策略未来的盈利并没有什么好处。

虽然没有“止损”这个词,但我奉行的投资策略确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标的资产不会归0。
2.持有过程能够持续产生现金流。

乍一看,第一条可能和不止损是矛盾的,但其实正因为有了这个限制,使得不“止损”成为可能。这里的所谓标的资产其实是以子策略为基本单元,不会归0。比如指数,指数成分股的一个子集,可转债大饼,垃圾债的组合等,策略就需要建立在这样的标的资产之上。而构成标的资产的具体投资证券标的,比如某个个股、认购期权、某只垃圾债或是可转债,由于一般涉及多个具体标的,单个标的的归0概率其实都不小,但由于相对分散,对于任何个体损失容忍上限是100%。当然了,对于超过100%的损失可能,比如期权裸卖购,裸融券做空,我还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这些限制条件下,策略就需要变得极度的分散,极度的分散后,对个体的深入研究也就变得意义不大或者说是力不从心。所以更多的精力就放在了买入前寻找“划算的赌局”上,也就是胜率赔率非对称的赌局,依据胜率和赔率的粗略估计进行下注尺寸的选择,最终沦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赌博”类玩家。

所以,我策略的初衷其实是为了简化投资模型,希望尽可能降低决策次数,以买入持有型的策略为主,变现一般只会发生在平衡、轮动或是债券的兑付,然后利用产生的现金流继续全市场搜索最具性价比的投资标的。我认为这种策略适合于深度研究能力不强但搜索能力强的投资者,而这种分散不深研的策略结果就是以年度为单位,投资收益却始终是相对平庸的,基本也就在全部投资者前25~50%之间,但连续数年甚至数十年短期中庸的表现,也有可能创造长期卓越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追求短期卓越目标(比如年度收益冠军)的那些投资者,是看不上这种投资策略的,这无疑给了我们这类投资者更大的生存空间。

2023-01-04 21:40 来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