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牌桌上玩了半小时还没看出谁是傻瓜,你就是那个傻瓜”,据说是股神巴菲特说的。知道自己每一笔投资赚的是谁的钱,我认为是开启一笔投资需要搞懂的第一个问题。
不同的策略经常会互为对手方,比如“趋势策略”和“网格策略”,所谓趋势策略,是斩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但是震荡市会被来回打脸到怀疑人生。而对立面的“网格策略”则是震荡市中做的风声水起遇到趋势则涨一点就跑了,跌了就变成重仓死扛。所以“趋势策略”在一个时期内可能赚的是“网格策略”的钱,而另一个时期变成了“网格策略”赚“趋势策略”的钱。这句话换一换,“趋势策略”可能赚的是未来“趋势策略”的钱,而“网格策略”亦然。这是啥意思,就是你的对手方其实是未来的你自己,也就是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对手究竟是谁?而你却成了券商的大客户。
所有具备群众基础广的常见策略,如果他的对手方是另一个常见策略,就可能发生这个问题。因为这两个互为对手方的策略,不可能有一方持续一直亏钱,不然他就离开这个市场了。所以基于历史数据的回测,都可能存在数据挖掘的缺陷,比如刚好有一段时间“趋势策略”很“有效”,于是按策略去执行,没想到却来到了“网格策略”主导的牌桌,只能啪啪打脸,亏损离场。
所以我们在执行一个策略时,要么是没有明确的对手方,或者对手方是人傻钱多的大客户,又或是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赌徒,就是不错的。以IC滚贴水策略为例,其利润来源主要是两块,一是指数长期的缓慢增长,二是每月收获的贴水。指数增长取决于众多公司的运营利润,并没有明确的对手方,这点很好。而贴水显然就是折价做空指数的对手方提供的。那这个对手方是谁呢?据我观察,主流当然是各大权益持仓机构不计成本的套保,这些就是人傻钱多的大客户。同时,又有一帮顶尖的量化投资“天才”,研发出超越指数30%+的策略,却不想承担指数的风险,只好支付我们贴水的入场费,上“市场中性”的“赌桌”玩他的聪明人的游戏。但这些人是不是聪明我不知道也不关心,他们按时交台费就好了。但最近,这些人好像被消灭了一些,导致场面有点冷清,也就只好降低台费让大家来玩。如果他们被彻底消灭了,这个桌子也就只好关闭了。
昨天刚全员吃下一个小血瓶,市场就放了个宙斯的大招“雷神之怒”,【坦克】险些丢掉一血,不过明天估计悬了。不过下跌的市场才孕育着机会,我向来是更喜欢熊市的,可以韬光养晦,积累筹码。而地产债的可投资标的也越来越多,今年大概率需要靠垃圾债的收益,来填补权益的窟窿了。
2022-01-13 17:19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