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集友讨论中提到巴菲特价值投资中体现的集中投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仔细想想,确实是挺有道理。比如一开始我们分散投资20只股票,每只5%的仓位,这里面如果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同时运气还不错,可能会有一两只大牛股,最终涨了很多倍,成了重仓,大部份中规中矩,占比逐渐减小,而也会有少部分最终破产归0也是正常的。

如果是这种简单化的场景,最终那少数牛股会成为决定性的仓位。而之所以不会占比接近100%,是因为一般作为投资者,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进来继续去做新的投资决策。这个现金流可能来自高位减仓的大牛股(比如比尔盖茨),也可能是更多人把钱投了进来。而如果大牛股占据了绝对重仓,我估计一般来说不会持续不断增加它的仓位。而更有可能是重复上面的游戏选出多只分散,直到选出第3只,第4只大牛股,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攒下数只大牛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集中貌似是分散投资后被动持有的结果,而非主动为之。

之所以有这个感觉是因为我这两年的投资经历,2020年发掘垃圾债的投资机会时,我预期拿出最高10%的仓位来执行这个子策略,一方面是策略上的分散,同时策略内部也尽量买5只以上的标的,也就是单个公司占总仓位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净资产的2%。在后续没有追加资金的情况下,这个初始不到10%的仓位现在已经达到了20%+,而且未来有挺大概率占到总仓位的50%。但这显然并非集中投资的结果。

可能也有不少朋友觉得最初仅仅拿个10%的仓位去投这个十年一遇的机会是不是有点浪费机会了。我想每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掌握的信息不一样,这个数字会略有差别。但把分散作为信条的投资者更是要在这个时候坚持原则,所以取得这样的结果我已经非常满意了,赚更多也不是我的认知和能力能够赚到的钱了,对应的反面就是在我判断错误时,这部分资产一旦归0,对我的损失也是可控的。

我想,这些东西教科书里可能不会说的很清楚,一般只会告诉你分散能够减少非系统性风险。而我认为分散是资金管理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金融行业里,银行房贷需要贷款给千千万万的企业或个人,保险公司卖保险需要卖给成千上万的个体,我们做投资,又有什么自信去全仓下注个别行业甚至个别公司呢?如果有这个能力,可能全身心投入创业而不是投资才是最好的选择。

2023-03-01 21:18 来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