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内卷的事儿不少。

首先就是新三板的打新,仅仅还是2周前,持续的破发的高额亏损导致打新进入冰点,也就极少的资金还在勉强维持最后的倔强。然后新年后的一个逆天长阳,马上扭转了北交所被人遗弃的局面。打新资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蜂拥回来,呈几何级数增长。相信马上,更多的资金将会把打新收益逼近现金理财收益,然后可能就是破发,申购资金迅速离场,如此循环往复。现金申购占用3天,其实资金成本不低,更多的资金申购,花费更多的成本,最后的结局却是中的股票越来越少,这是标准的内卷。

然后就是关于垃圾债小额兑付。其实小额一说之前很早就有,历史上不少投资垃圾债的老手都或多或少享受到了小额兑付的红利,但这轮地产债之前,更多的是破产重组时给的小额,目的是让小额持有人投赞成票,以达到重组方案通过对于人数比例的要求。而去年下半年从富力债开始,开了展期式重组的先河,以单账户单只债券的方式给小额的方式着实让人意外。开了这个先例后,嗜血的资金如鲨鱼般涌入,听说有人开了上百个机构账户把大资金打散去博取小额。所以小额的额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几何级数递减,就有了龙光的10万以到融创的5万,后来的几个主体也就没有小额了。最近时代债又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估计巨量的机构小额账户已经让小额成了不小的负担,机构不再有小额,不过目前仍在博弈中。这就好像小额的出现导致小额的消失,毕竟资金不是吃素的,一点低风险利润就能让利润变成无风险利率。这也是卷的结果。

同样夸张的事情还出现在之前的港股打新。港股打新之前审查不严格的时候,一个身份证可以在N个券商开户,有人用全家人身份证就开了数百个账户。而且港股打新,还可以上巨高的杠杆,且当时融资利率普遍不高,于是用数百万资金就可以撬动上亿的申购资金。卷的背后,是银行和券商则赚的盆满钵满,也肥了了导流开户的,唯独损失的是这些晚入场交了学费的投资者。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什么挖矿啊、空投啊无不是如此。都是来的早的吃肉,稍晚的喝汤,再晚的就只能玩个寂寞。就好像之前王石曾经提到为什么尽量选择做收益率在合理水平的生意,因为那些暴利的生意,会在短时间促使巨量的资金和人加入到内卷的行业,直到行业收益率趋近于无风险收益率。我想,这大概也是某种形式的“竞争性毁灭”吧。

不管怎么说,今天龙控第一批小额如期到账,还是值得庆祝的。虽然这轮地产垃圾债的投资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了。估计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出现有吸引力的价格,都不会再主动买入垃圾债了吧。但我坚信相似的机会,未来也一定还会出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机会。

2023-02-09 22:24 来自北京